山西省吕梁市某局 |
||
| 【案例介绍】
一、安全防护 “多层闭环”,守护财政核心数据 1.物理与环境安全,保障档案长期留存 防损防护:智能密集架采用冷轧钢板(立柱≥1.5mm、层板≥1.2mm),表面经防腐蚀喷塑处理,适配财政局地下库房或潮湿环境,防止纸质档案霉变、虫蛀;针对电子财政数据载体,架体增设防磁分区,避免外部磁场损坏核心数据; 环境精准调控:系统实时监测库房温湿度(纸质档案区温度 14-24℃、湿度 45-60%,电子档案区温度 18-22℃、湿度 40-55%),当湿度超标时自动启动除湿机,温度异常时联动空调调节,确保财政档案字迹清晰、无老化破损,满足《财政档案管理办法》中 “永久 / 长期留存” 的存储要求。 2.信息安全,防泄密可追溯 分级权限管控:设置权限,核心涉密档案(如未公开的财政政策草案、敏感资金分配方案)需 “双人双验”(档案管理员密码 + 科室负责人指纹)方可调取,普通工作人员仅能查看本科室相关档案,避免财政数据泄露; 操作全程追溯:所有档案操作(调取、复制、归还、销毁)均生成不可篡改的电子日志,记录 “操作人、时间、用途、档案编号”,例如审计部门调取 “某项目财政资金使用档案”,系统可追溯 “谁调取、调取目的、是否按时归还”,若出现档案异常(如泄密、丢失),可快速定位责任主体,符合财政数据安全监管要求。 二、合规管理 “流程固化”,符合财政监管要求 1.档案分类标准化,避免管理混乱 系统预设《财政档案分类与编码规则》,按 “预算管理类、国库支付类、非税收入类、财政监督类、会计档案类” 五大类自动分类,每个类别下按 “年度 - 项目 - 凭证编号” 细分,自动标注保存期限(如会计档案保存 30 年、财政政策文件永久保存),到期前 1 个月系统自动提醒 “档案鉴定 - 销毁” 流程,避免因人工管理疏漏导致 “该留存的档案未留存、该销毁的档案未销毁”(如超期的非税收入票据未及时清理)。 2.数据安全合规,满足行业规范 电子财政档案采用 “本地冗余服务器 + 异地灾备” 存储,定期同步,符合《财政数据安全管理办法》中 “核心数据双备份” 要求;系统操作日志留存≥5 年,可随时供上级财政部门、档案局核查,确保财政档案管理全流程合规,避免因合规性问题被通报。 |
||
|
||
